金钱板

发布时间:2014-09-01

项目级别:国家级

四川金钱板形成于清代。清宣统年间的《成都通览》上刊印的金钱板图,题名为“打连三”。 “金钱板”由最初称为“玉子板”的两块金属板而演变成四块相连的竹板,称之为“莲花板”,以后又在“刮子板”(竹板一侧制成锯齿状的打板,演奏时可发出弹音)基础上才定型为三块竹板,传说三块竹板寓“天才、地才、人才”之意,故称“三才板”。随着“三才板”的定型和打板技巧的进步,艺人们在竹板上雕出空格,嵌上铜钱或金属片,打板时既有竹板声又有金属声,民国初期才被定名为“金钱板”,民国时期还有“金签板”等名称,艺人行话称为“夹夹”。

四川金钱板的表演又说又唱,最初只是以简单的唱腔唱诵“劝世文”,艺人沿街叫唱以求生活。后经历代艺人不断发展改进,逐渐成为独立曲种。清道光末年至同治末年(1850-1874),四川金钱板艺人中出现了刘宝山(涪陵人)等名家。到光绪年间(1875-1908),又出现了川南的杨永昌(原籍涪陵,行艺川南)、川西的童仲良、川北的吴云峰等名家。他们都各有一套自己的独特打法、唱法和演法。艺人们在演出中不断改进提高技艺,如杨永昌引入川剧曲牌﹙江头桂﹚;张兴武、张相如、叶青山等,把武术拳脚功夫“打遍马”、“踢尖子”等姿势引进四川金钱板的表演中。四川金钱板曲目内容也逐渐由唱短篇劝世文,发展到说唱中长篇故事。清末民初,一部分四川金钱板艺人已由街头巷尾逐渐进入了茶馆书场。民国元年(1912)《成都时事通俗画报》刊有题名为《警察驱逐金钱板》的时事漫画,可知当时四川金钱板盛行。其时四川金钱板从业人员增多,艺人成立了行会组织“金音乐(读luo)贤会”。每年农历十月一日办会,在演唱中,各显其才,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。比如花派板式打得花,打得闹热,善于撕“花口”(近似相声的抖“包袱”),逗人发笑,另外还有清派、杂派等。
    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各地成立的专业曲艺演出团队中,均有四川金钱板这一曲种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,四川金钱板这一曲种人才济济,其中最为出色者是成都的邹忠新,他善于吸收各派之长,能创作、善表演,整理了金钱板的打谱和唱腔,还出版了《金钱板表演与写作》、《金钱板书帽集》、《武松传》、《岳飞传》、《蟠龙套》等专集。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后,除个别老艺人偶尔还在乡镇演出四川金钱板外,在城市已经绝迹,一些传统经典曲目由于长期无人演唱,也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失传了。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四川金钱板演出开始恢复,各地曲艺表演团体将四川金钱板作为常演曲种,渐趋活跃,在之后的约十年时间里形成了新的创作、演出高潮。


文化馆官方微信 文化高新APP
交通指南 办证指南 入馆须知 留言簿 楼层分布 图书馆 互动园地 返回引导页